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正是在新时代的环境条件下,罗登义研究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意义更加凸显。
把握刺梨的地域特性、优势与发展潜能,贵州推进这一研究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驯化野生刺梨,“贵农5号”“贵农7号”亩产可达上千公斤;建成全球最大刺梨基因库,用大数据精准调控种植环境;形成刺梨原液、刺梨果脯、刺梨饮品等完整链条,种植面积逐步达到200多万亩。
在东西部协作机制推动下,刺梨资源通过粤黔协作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迈向全球,在助力消费升级过程中形成新优势。贵州成为全国刺梨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其综合产值年均增长超30%。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第一批),贵州刺梨汁入选,迎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云贵行。